吃了“馒头”做“蛋糕”法校律师事务所拓展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空间实习生 皇甫燕琴 通讯员 陆燕 本报记者 朱乔夫
本报讯
如果把传统律师业务比作“馒头”,那么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就是一个香喷喷的“蛋糕”。在浙江法校律师事务所主任何乃忠看来,“馒头”不能丢,做大“蛋糕”更是今后发展的方向。 何乃忠在办理律师业务中发现,不少企业在自主创新和升级转型过程中,经常会受到知识产权侵权的困扰,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创业创新的热情。 在他的倡导下,法校所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部,为当事人提供商标侵权、专利侵权、著作权侵权、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等高质量的专业化和团队化服务。与此同时,该所定期举办研讨会,邀请省内外著名的知识产权专家、教授,对时下最前沿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研讨,磨砺知识产权保护的“利器”。 他们先后承办了几起列入浙江省“十大知识产权案件”的重大、典型案件,如龙泉宝剑商标侵权案和手机“世纪风”商标争议案,代理律师通过积极取证,为这两起案件的诉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浙江法校律师事务所还把触角全面伸入到了域名保护、驰名商标认定等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新领域,为致力于自主创新的企业送上了急需的法律服务。 何乃忠告诉记者,律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,更应该为推进我省“两创”总战略的实施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“调节器”的作用。而帮助企业抵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,维护企业合法权益,是律师服务经济的重要体现。因此,法校律师事务所在知识产权保护上,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。他们通过媒体刊发知识产权专栏文章,解答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,并派出律师,深入法律顾问单位开展培训、讲座等,以案说法,受到了企业的欢迎。 |